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犯罪法事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并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修改如下: 将第四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第三章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第四章 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第五章 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第六章 对未成.
未成年,犯罪,法律有哪些?我国未成年人享有的合法权利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法律当中,主要有: 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各项权利的规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据..
未成年犯罪的法律法规有哪些未成年人在一般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是在某些国家(例如日本)的定义上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对未成年人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14条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第三章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第四章 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第五章 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第六章 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全文:twlx.xmedu/dyyd/jyzcfg/200511/865.html
未成年犯罪法则有几条57条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第八章附则第五十七条本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章 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第三十四条 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未成年人犯罪法属于法律名称吗未成年犯罪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14岁以上16岁以下仅对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八种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十四岁以下因为不能成为犯罪主体,因此,十四周岁以下之人不可能构成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刑法规定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1、如果该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则不负刑事责任. 2、如果已满16周岁,则该未成年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此时应当减轻处罚.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七周岁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已满十七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