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健康

长期掏耳朵对听力有影响吗? 很久不掏耳朵会影响听力吗

长期掏耳朵对听力有影响吗?很久不掏耳朵会影响听力吗

经常掏耳朵会影响听力吗

经常掏耳朵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

有的人耳朵痒了,常常用发卡、火柴棍儿、挖耳勺等掏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

在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能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这 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经常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长 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我国自从废除理发师用剃头刀挖耳朵的做法后,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另外, 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比纸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时稍不注意,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耵聍平时借助 人的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多可自行排出,若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有可能渐渐结成硬块阻塞外耳道,形成耵聍栓塞,从而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甚 至头晕等症状,遇此情况应到医院就诊检查,请医生治疗。

是不是不能经常掏耳朵呢?

耳屎是一种外耳道的分泌物,如果不影响听力的话可以不掏的,它可以对耳朵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它不断被分泌并通过下颌关节的运动(吃饭喝水说话,走跑跳等运动)向外排出不会积存。掏耳太频繁会损伤这种自然过程,使其分泌会变的更多,而且长期的硬物刺激(频繁性掏耳朵)会使外耳道皮肤产生慢性炎症。当然如果耳屎堵住了耳朵引起听力下降的话或不适是可以掏的。但是要注意不要位置太深,耳底有一层负责听声音的鼓膜。掏耳朵时稍向里一伸,就可能把鼓膜撞伤而影响听力,如戳破了鼓膜,便会成为聋子。掏耳朵时指甲和挖耳工具碰伤外耳道周围的皮肤,还会发生外耳道炎。

所以不建议经常性掏耳朵。

掏耳屎的好处和危害

没有好处。有危害。

危害:

耳道有自净能力,一般会自然掉出不必人工清理,经常掏耳朵会引起耳屎的分泌异常,耳屎可能越长越多,新分泌的耳屎会由原本的片状变为碎屑状,从而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人体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和软骨膜连接很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的时候用力不当或使用尖锐物体掏耳就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不要过度清洁耳朵。过度清洁可能会刺激耳道、引发感染,甚至增加耳垢严重堵塞的几率。从而导致疼痛、瘙痒、堵胀感等。

(2)、别把棉签、发卡、车钥匙、牙签之类的往耳朵里塞,这些都有可能伤害耳朵。这些小玩意能造成耳道的划伤、割破,甚至鼓膜穿孔、听小骨错位,最终可能导致听力损失、头晕、耳鸣等耳部受伤的症状。

(3)、如果感到耳朵疼痛、出血、耳鸣或者听力有问题,这些症状可能由耳垢阻塞了耳道引起。这种时候,别想着用棉签解决问题,看医生才是正确的做法。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健康网-如何掏耳朵才科学?不当或会导致耳聋

人民健康网-耳屎会自洁 忍住不能掏

挖耳朵会造成什么损伤

经常挖耳朵易致癌

耳朵痒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事情,为了解决那种令人钻心的奇痒,人们习惯上用发夹、火柴、牙签、指甲等挖耳,以图一时之快。有些人甚至养成了无事挖耳的习惯,却不知这极易导致癌症的发生。

经常反复挖耳,使得耳道皮肤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可以手术切除,但切除后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极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因此,为了预防发生癌肿,最好不要紧常挖耳朵。正确的止痒方法是:用涂有75%医用酒精棉签,在耳道内擦试几下即可。

+++++++++++++++++++++++++++++++

耳屎又称之为耳内分泌物,它最基本的作用是辅助听力,一般情况下不要经常挖耳朵。如果经常挖耳朵不但会影响听力,还容易造成内耳道粘膜受损,容易引起各种炎症。如果觉得耳内痒痒或是有异物,建议你最好是去医院看看,不要自己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