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汉字被除了后现在还在用汉字? 中国申遗韩国人哭了
当初坚决废除汉字的韩国为什么时至今日在身份证上还有汉字?
韩国,是中国的邻国,大家对这个国家也不陌生,韩国这些年来的发展很好,已经是亚洲四大发达国家之一,它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半导体、电子、汽车、造船、钢铁、化工等行业,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名气。
而在历史上,韩国和中国的关系也非常密切,韩国在历史上叫高丽,首都曾叫汉城,它是中国的附属国,因此文化受汉文化影响非常深远,就连文字,韩国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使用汉字,不过在近代,韩国就坚决地废除了汉字。
01韩国汉字废止运动
汉字废止运动,是指在近代汉文化圈内的一些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做出的废除汉字或者改革汉字的举动,他们主张采用本民族的表音文字,放弃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韩国的废除汉字的源头是1948年颁布的《谚文专属用途法》(简称:《谚文专用法》),这是汉字被废除的法律依据,根据这部法律,韩国的公文必须要用本国的谚文来书写。而在1970年,韩国正式发布了汉字废止的宣扬,韩国的小学完全取消了汉字教育。
不过废除汉字,在韩国国内的反对声音也一直不断,所以在1972年,又撤回了汉字废止宣扬,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汉字教育又被实行,但因为汉字被列为了选修科目,自此韩国懂汉字的人越来越少。
02废除汉72年后,韩国无奈承认,离不开汉字
如今汉字废除已经72年了,对于废除汉字的争议还是非常大,1990年后,关于恢复汉字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韩国人也无奈地承认,确实离不开汉字,废除汉字造成了两个后果,第一个是历史的断层,韩国的经典书籍,都是用汉字书写的,而使用了谚文后,韩国年轻人对于本国文化的理解能力变差。
第二个则是因为韩国的字是表音字,在书写上,非常容易发生歧义,在名字上也是如此,韩国有非常多的人名字读音一样,导致重名过多,所以韩国身份证上的名字,不得不采用汉字来标注。
03为啥韩要如此坚决地废除汉字?
韩国的表音文字流传的时间不长,并且有很多问题,为什么韩国还是坚决的要废除汉字呢?这和韩国想要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在历史上,韩国是中国的附属国,而这对于韩国人来说,是一段不想要承认的历史,因此在韩国的文化上,一直想要淡化中国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韩国人会认为中医,古琴是来自韩国。而废除汉字,使用本国文字,对于韩国来说,是增加民族凝聚力,发展本国文化的重要步骤。
韩国去汉字化也有近百年了,为何恢复使用汉字?
韩国去汉字化也有近百年了,为何恢复使用汉字?韩国恢复汉字,是历史的必然!今年春节期间,在深圳与中韩投资贸易协会的李会长交流,他谈到,韩国从2018年起,小学的教育大纲中已经加了汉语课程,在广东的韩国人估计有十万之多,协会也增加了汉语培训方面的服务。韩国去汉字化也有近百年了,为何恢复使用汉字?
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韩国的历史是用汉字记录的。
现在教育出来的几代韩国人不懂汉字,也就不懂自己的历史,走进自己国家的古迹、博物馆等,文字都是汉字,根本无法看懂也无法理解。也就是说韩国的文化、历史事实上已经断流了。
2、韩语的发音有限,同音多
韩语相当于中国地方方言,还是小地方的方言,语音表达有限,同音多,因而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名字必须用汉字标注,不然无法区分。
3、韩语词汇量太贫乏
韩文不是自然形成的,起源也就几百年,真正在社会上大规模使用,也才百年不到,中途被日本灭国几十年,日语还是主流。韩语的词汇量是非常贫乏的,很多科技、军事、医药等术语,韩文无法表达。这点越南语、日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是日本人走实用主义,用得巧,也抵御了去汉字化的风潮,保留了汉字,看看日本的军事文献,舰机上设备武器的按钮,基本上是汉字。日文词汇少,发明片假名,直译外来语补充,也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词汇量贫乏,是拼音文字的蔽端,世界发展很快,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新词,英语26个字母,产生新词汇就越来越长,接近极限。不象汉字,几万汉字,理论上两两汉字都能形成词,总词汇量可以达十亿级别以上,完全没有拼音文字词汇枯竭的问题
韩国去汉字化,也是民族主义思潮使然,韩历史上一直被大中华罩着,严格来讲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国家小,想摆脱大国的影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象现在,政治军事被老美死死控制着,文化也还是摆脱不了大中华的影响,它可以把什么都说成自己的,自欺人,但汉字是文化之根,去汉字化后,韩文化就变成无根之浮萍。
韩国现在在恢复使用汉字了吗?请专业人士来回答
没有 不过他们在正式场合现在还会用到汉字 比如婚礼 颁奖等,还有啊我老婆带我去他们算命的地方 他们的算命用的说 全是中文。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汉字了,老一辈的会,倒不是为了赚钱。韩国不会恢复使用汉字,疯了吗。只会慢慢地在开始普及学习,就像我们学英文一样
韩国有汉字吗?他们使用吗,什么时候使用?
韩国100年以前是一个仅限於使用汉字的国家。不仅公文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也同样。韩国的统治阶级、两班使用汉字写信、创作。德川幕府派到日本的朝鲜通信使,选用汉语造诣高的官员担任。他们与日本的儒学家、僧侣之间用汉字笔谈,并即席创作汉语诗词。朝鲜只是庶民与汉字无缘。 朝鲜表音字创造於1443年。朝鲜王朝世宗下令创造庶民使用的简单易学的表音文字。学者们遵照王命,创造了由11个母音和14个子音组成的表音文字。这种钦定文字颁布之时,称为“训民正音“。然而,统治阶级仍然只限使用汉字。妇女、儿童使用拼音字。用拼音字书写的文章叫“谚文“,受人歧视。 甲午战争之后,韩国掀起“文明开化“运动。在称为“甲午更张“的改革中,封建制度受到冲击,韩国引进太阳历,从这时起书文从专门使用汉字过度到汉字与表音字结合使用。韩国沦落为日本殖民地时代,确定“国(指日本)汉文字并用“。当时,把朝鲜表音文字学者作为反日思想坚持者来对待,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二战期间,总督府命令解散研究表音字的朝鲜语学会,有的学者被逮捕投狱。因有上述历史缘故,使用表音字成了民族主义标志,被视为反日爱国的象徵。 1945年,韩国从殖民地统治中解救出来。新生的韩国提倡国粹主义。表音字学者站在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前列,提出全部使用表音字等於爱国。1948年政府一成立,立即制订了《表音文字专用法》,规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但是,公文的附加条款允许汉字与表音字并用。 把拼音文字视为民族主义的象徵 韩国大力推广全面使用表音字起於1950年的韩战。战事中全国青年参军受训。他们由於学历参差不齐,读不懂混有汉字的教科书。於是首先在军队中统一使用表音字。而后扩展到全社会使用表音字。 另一方面,朝鲜北部也从1949年起全面废除使用汉字,逐渐过渡到一律使用表音字。不过1968年在金日成指示下,修改了一律使用表音字方案,逐步恢复汉字教育。目前朝鲜小学生从五年级开始学习汉字,至高中毕业止学习1500个汉字。大学期间再学习1500个。共计教授3000个汉字。同样是在1968年,韩国的朴正熙总统下令从1970年起,公文中禁止使用汉字,强行废除教科书中使用的汉字。 鉴于社会舆论对废除汉字教育的批判压力,韩国政府开始修改全面废除使用汉字方针。 1972年确定恢复中学、高中的汉字教育。1974年确定学习1800个基础汉字(初中900个,高中900个)。并允许汉字在国语和国史教科书中加到括号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