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一座二线城市还是一些媒体说的新一线城市? 重庆属于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
重庆属于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
截止到2021年2月7日重庆属于新一线城市。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坡地较多,有“山城”之称。总的地势是东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
扩展资料:
重庆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在中国属高湿区。年日照时数1000~1400小时,日照百分率仅为25%~35%,为中国年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冬、春季日照更少,仅占全年的35%左右。
主要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著,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难频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庆
重庆到底是不是一线城市
重庆是二线城市,可是相当有发展潜力,在二线城市中也不比谁差,虽说地位不占优,可重庆工业起步早,现在又大力发展工业,如果等二十年,谁敢与之比?个人在重庆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件事,城市中到处充满挑战,更多的是机遇,重庆的发展是最快的城市,因起点低,更因有人在努力!
重庆现在属于几线城市
截止2018年末,重庆市属于新一线城市。
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城市考量的五大标准:
1,商业资源集聚度
在消费领域,商业品牌选择城市和具体的店址时,都会在针对城市当下消费力和未来潜力展开充分研究后作出理性决定。
如果将众多品牌——也包括个体经营者——在这方面慎重评估的结论汇聚起来,就可以抹平其中的个体差异,成为判断城市商业能力的指标。大品牌青睐指数和基础商业指数衡量的就是这种商业能力。
2,城市枢纽性
城市并非孤立的个体,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将自身资源辐射给其他城市的潜力。当这种城市辐射力表现出色时,就可以通过交通、物流等途径,将商品、资金、人才和文化资源传输到周边城市,并使自己成为整个城市网络的中心。
城市间的交通通达程度、物流通达程度、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都诚实地告诉我们,哪些城市是枢纽城市,它们辐射了谁,又被谁辐射。
3,城市人活跃度
城市人是构成城市活力的主体。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工作、消费、思考、出行和娱乐等行为,交替点亮城市的各个角落。因为中国热闹的线上生活,互联网平台上的用户行为数据是检视这种活跃度的最佳数据来源之一,既能体现城市在分秒间的变化,也意味着年轻人的聚集。
4,生活方式多样性
衡量城市的魅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们能为城市人提供多少生活方式上的选择和可能性。对生活气息的直接感知,构建起了城市的共同记忆。而对城市人来说,它意味着在职业发展空间以外、另一种更为绵密而持久的吸引力。
生活方式其实是一个特别抽象,也特别私人化的概念,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城市要做的,就是提供选择。
5, 未来可塑性
资源聚集与生活多样是城市的最大优势,并且不断吸引着年轻人涌入和留下。年轻一代择业择居的新标准提醒着城市们,为未来留下成长和可塑的空间同样重要。
扩展资料: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 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千米,为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总面积的2.39倍。
2018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20363.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78.2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28.79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56.13亿元,增长9.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一线城市
重庆属于几线城市啊?
目前公认的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其他的大城市都是属于二线城市,但是现在提出一个新概念,一些经济、政治地位高于二线城市,但是和一线城市又有一定差距的城市称为1.5线城市,典型的就是天津和重庆,它们正在向一线城市看齐,但是和一线城市又有差距;现在已经普遍接受1.5线城市这种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