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现状? 纯电动汽车的技术现状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
国外著名汽车公司都十分重视研究开发电动汽车, 世界发达国家不惜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 并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美国正在大力研制和推广使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政府能源部与通用、福特和戴- 克三大汽车制造商联合开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美国已有7 个州加入了零排放计划, 到规定年限后这些地区销售的汽车必须为零排放, 即只能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英国已有数万辆电动汽车在使用;
法国是世界上推广应用纯电动汽车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成立了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国家部际协调委员会,巴黎和拉罗舍尔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网基础设施, 制定了优惠的支持和激励使用电动汽车的政策, 且已经初步形成了纯电动汽车运行体系。
国际性大型运动会上, 电动汽车也成为各国展示其科技实力和环保意识的工具之一。亚特兰大奥运会使用了纯电动客车作为公务和电视转播车,悉尼奥运会购买了英国近400 辆电动客车作为运动员接送车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领域,
欧洲各大汽车厂商争先恐后地推出了本公司研制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甚至德国的博世等著名的零部件公司也积极与大汽车公司联手开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美国已有近20 个城市试验使用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瑞典、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计划在9 个欧洲城市开通混合动力电动公共汽车线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斩露头角, 国外企业界纷纷组成强大的跨国联盟, 以期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中国电动汽车虽然没有欧美等国家起步早, 但国家从维护能源安全, 改善大气环境, 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 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电动汽车研究一直是国家计划项目, 并在2001 年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集中各方面力量进行联合攻关, 现正处于研发势头强劲阶段, 部分技术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以来, 已成功开发出燃料电池汽车样车, 累计运行数千公里; 混合动力客车已在武汉等地公交线路上试验运行超过百万公里; 纯电动汽车已通过国家有关认证试验。
国内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如何
无论是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还是燃料电池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偏高等问题。目前而言,各类动力电池还无法完全承担动力来源的责任,只能作为辅助。不过,伴随着电池成本逐渐下降,技术不断突破,对内燃机的替代能力将逐渐增强。我们认为,镍氢电池、锂电池和燃料电池将相继走向成熟,因此新能源汽车将演绎一条普通HEV——插电式HEV——纯电动——燃料电池的发展路径。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
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是对传统汽车动力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更新与改造。对于混合动力汽车而言,在保留传统汽车的行驶系统(底盘、悬架、车桥、车轮)、动力系统(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及车身系统(车身、内外饰、汽车电子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电力驱动系统(电池、发电机及电动机)。
而对于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而言,传统动力系统不再保留,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动力系统。
在新能源汽车新增的动力系统中,电机成本相对较小,一般在几千元左右,技术也比较成熟;而电池系统成本占比最高,对新能源车的影响也较大,是新能源汽车最关键的部件。电池比能量影响汽车的续时里程,比功率影响汽车的最高时速,循环次数影响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应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自放电少、使用寿命长等特性。
目前常用的或正处于开发阶段的储能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目前商业化最成功的是镍氢动力电池,锂电池则是下一步研发的重点,而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最终目标。
参考:http://www.chinairr./view/V06/201302/28-123867.html
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大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扶持电动汽车市场,未来电动汽车大有与汽油汽车争锋之势,乃至于替换传统燃油汽车之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续航里程偏低、电池技术不成熟和售价偏高的问题。请采纳,谢谢!
中国大陆电动汽车产业的前景,及发展趋势
大陆市场挺给力的。
国家电网、中国普天是目前做充电站配套设施最多的运营商,中石化、南方电网虽然也有动作,但不如前两者动作大。
各地车企也基本都研制并产出了电动汽车,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新乡等地均有纯电动出租车在跑,纯电动大巴和混合动力大巴也在各地做示范性的运营。纯电动环卫车在北京也应用较多。
政府政策方面是比较给力的,对于纯电动汽车,国家补贴为6万,各地的当地政府一般也会再给予补贴一部分,多为4万到6万之间。
电动汽车不比电动自行车,要普及需要很长的一段准备时间,用来解决一系列问题:
1、充电时间长,充电地点较少,充电设备较贵。
2、电池续航里程短、寿命不长、成本较高、稀缺维护地点、电池回收还未解决。
3、电动汽车整车安全技术、售后服务网店、保养网店等
4、政府对电动汽车挂牌、电动汽车规章制度等的政策还未出台,另外对技术方面的一些标准也尚未出台。
说到发展趋势,电动汽车是非常有前景的,但是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只有摆正了态度,在挫折中不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才能逐渐去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