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可以控制氮气流量不稳定问题? 氮气流量计算
高中化学 实验问题 控制气体流速
气体流速快,则产生气泡速率快;气体流速慢,则产生气泡速率慢
实验时通过观察气泡速率得知气体流速大致的快慢,过快则减缓通气速度,过慢则加快通气速度
另外H2和N2制NH3应将氢气和氮气通入有浓硫酸的器皿
如何精确控制空气流量?
精确控制空气流量的方法如下:
可以在气体流动管道中接一个相应气体的质量流量计来显示流量的大小。如果由于源头压力的变化剧烈导致流量波动较大,可加设一个中间恒压气罐来解决。
空气流量计是将吸入的空气流量转换成电信号的器具。空气流量计的优点是压损极小,可测流量范围大。空气流量计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的比值一般为20:1以上,适用的工业管径范围宽,最大可达3m,输出信号和被测流量成线性,精确度较高,可测量电导率≥1μs/cm的酸、碱、盐溶液、水、污水、腐蚀性液体以及泥浆、矿浆的流体流量。但空气流量计不能测量气体、蒸汽以及纯净水的流量。
氮气钢瓶气体压力大约11MPa,但是实验室要求保护气的流速最好是每秒2-3 个气泡。请问如何比较简单的实现啊
后面再接针阀,就是哪种仪表用的。可以实现这样的气流。要是实在不容易调节,可以加个放空,控制一下压力,就没问题了。哪种测气体纯度的仪器就是类似这样的。
总氮偏高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一、废水中总氮的构成
废水中总氮主要由氨氮、有机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组成,其中氨氮主要来自于氨水以及诸如氯化铵等无机物。有机氮主要来自于一些有机物中的含氮基团,比如有机胺类等。硝态氮在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且含量较高,比如国防工业炸药制造过程中大量用硝酸盐作为原料,机械化学等工业使用大量与硝酸盐相关的原材料作为氧化剂,同时很多污水通过前期生化以及硝化以后也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因为硝态氮十分稳定,且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污染十分严重,极易扩散。
二、废水中氮的危害
水中氮元素的过量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赤潮,当水中总氮含量大于0.3mg/L时,即达到富营养化的标准;另外,硝酸盐本身对人无害,但在体内会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一方面,亚硝酸盐会与血红蛋白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影响氧的传输能力,特别对于婴儿,易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蓝婴病);另一方面,亚硝酸盐过高,会与蛋白生成亚硝胺,属于强致癌物质,对健康危害极大。
三、总氮的去除:
1、氨氮的去除
含氨氮废水目前市场上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一般通过以下几种办法去除。
第一,折点加氯氧化法,通过加入次氯酸钠或者漂白粉进行氧化,将氨氮转化为氮气释放,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氨氮去除剂基本以漂白粉为主。其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2NH2Cl + HClO →N2↑+3H++3Cl- +H2O
第二,利用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其原理是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联合作用,将水中氨氮转化为氮气以达到脱氮目的。首先通过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然后再进行反硝化,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其反应原理图如下所示:
2NH3+3O2→HNO2+H2O+能量(亚硝化作用)
2HNO2+O2→ 2HNO3+能量(硝化作用)
HNO3+CH3OH→N2 + CO2+H2O+能量(反硝化作用)
2、有机氮的去除
生物法,氮化合物在生物作用下可实现向氮气的转化:
化学法,通过氧化使氮化合物直接从有机氮、氨氮直接转化为氮气:
生物法成本较低,效果稳定,但工艺复杂,操作困难,且占地面积较大,运行时间较长;化学法省去中间转化步骤,更快速直接,但成本较高,折点加氯法控制难度大,效果不稳定。
3、硝态氮的去除
硝态氮主要是指硝酸根离子,目前有采用离子交换、膜渗透、吸附以及生物脱氮的方法。其中离子交换法、膜渗透法以及吸附法都只是硝酸根离子的浓缩与转移,无法真正去除总氮,浓缩以后的硝酸根废液需要进一步处理。
在生物脱氮中,主要是指硝酸根离子通过反硝化细菌降解转化为氮气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