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条指令地址是如何得到的?(cpu中用来存放下一条指令地址的寄存器称为什么东西)
- cpu中用来存放下一条指令地址的寄存器称为什么东西
- ARM9 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为什么是 PC-4
- PC是程序指针啊,PC+1代表的就是读取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如果是单字节指令的话,运行完这个指令PC会自动加1
- 计算机加电后执行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是怎样形成的
cpu中用来存放下一条指令地址的寄存器称为什么东西
保存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 :PC。 答案选 B 即可。
ARM9 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为什么是 PC-4
有关ARM7/ARM9的实际区别我没有看懂,不过不管如何,在流水线中,当你取到(fetch)一个指令时,此时PC寄存器里面保存的是你取到的指令PC,正在译码的指令是PC-4,正在执行的指令是PC-8。正在执行的指令是不能打断的。
当中断发生或者函数跳转时,系统把PC寄存器的值保存到了LR;当恢复的时候,要执行的指令是LR-4而不是LR,否则就丢失一个指令了。
PC是程序指针啊,PC+1代表的就是读取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如果是单字节指令的话,运行完这个指令PC会自动加1
一般来说PC是不会走完最后的64k的,你的程序亦不会刚好是64k
对于程序运行完该指向哪儿的这个问题,好像是由编译器决定的,一般的编译器执行完后都会,跳回程序开头去执行,但也有的编译器是不会回去的,这样的结果就是程序运行出错(这样pc就不可能继续加了)
所以,一般在写程序时为了严谨,一般都会加条原地踏步的指令(当然,有时是让他处于某个死循环中)
计算机加电后执行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步: 当我们按下电源开关时,电源就开始向主板和其它设备供电,此时电压还不太稳定,主板上的控制芯片组会向cpu发出并保持一个reset(重置)信号,让cpu内部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但cpu在此刻不会马上执行指令。当芯片组检测到电源已经开始稳定供电了(当然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它便撤去reset信号(如果是手工按下计算机面板上的reset按钮来重启机器,那么松开该按钮时芯片组就会撤去reset信号),cpu马上就从地址ffff0h处开始执行指令,从前面的介绍可知,这个地址实际上在系统bios的地址范围内,无论是award bios还是ami bios,放在这里的只是一条跳转指令,跳到系统bios中真正的启动代码处。
第二步: 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post(power-on self test,加电后自检),post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系统中一些关键设备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工作,例如内存和显卡等设备。由于post是最早进行的检测过程,此时显卡还没有初始化,如果系统bios在进行post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致命错误,例如没有找到内存或者内存有问题(此时只会检查640k常规内存),那么系统bios就会直接控制喇叭发声来报告错误,声音的长短和次数代表了错误的类型。在正常情况下,post过程进行得非常快,我们几乎无法感觉到它的存在,post结束之后就会调用其它代码来进行更完整的硬件检测。
第三步: 接下来系统bios将查找显卡的bios,前面说过,存放显卡bios的rom芯片的起始地址通常设在c0000h处,系统bios在这个地方找到显卡bios之后就调用它的初始化代码,由显卡bios来初始化显卡,此时多数显卡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些初始化信息,介绍生产厂商、图形芯片类型等内容,不过这个画面几乎是一闪而过。系统bios接着会查找其它设备的bios程序,找到之后同样要调用这些bios内部的初始化代码来初始化相关的设备。
第四步: 查找完所有其它设备的bios之后,系统bios将显示出它自己的启动画面,其中包括有系统bios的类型、序列号和版本号等内容。
第五步: 接着系统bios将检测和显示cpu的类型和工作频率,然后开始测试所有的ram,并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内存测试的进度,我们可以在cmos设置中自行决定使用简单耗时少或者详细耗时多的测试方式。
第六步: 内存测试通过之后,系统bios将开始检测系统中安装的一些标准硬件设备,包括硬盘、cd-rom、串口、并口、软驱等设备,另外绝大多数较新版本的系统bios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自动检测和设置内存的定时参数、硬盘参数和访问模式等。
第七步: 标准设备检测完毕后,系统bios内部的支持即插即用的代码将开始检测和配置系统中安装的即插即用设备,每找到一个设备之后,系统bios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设备的名称和型号等信息,同时为该设备分配中断、dma通道和i/o端口等资源。
第八步: 到这一步为止,所有硬件都已经检测配置完毕了,多数系统bios会重新清屏并在屏幕上方显示出一个表格,其中概略地列出了系统中安装的各种标准硬件设备,以及它们使用的资源和一些相关工作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