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七有标准是指? 民族团结奖一年发几次
“会说话”有七个标准】 1、言之有物——有知识、有思想、有内容;这是根本。 2、言之有序——有逻辑
言之有物——有知识、有思想、有内容
言之有理——有道理
言之有情——有感情
言之有序——有逻辑性
言之有礼——有礼节
我国宪法和法律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那些规定?
宪法规定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 各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政策
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加强民族团结,就是要搞好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党和国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大力加强“三个离不开”的宣传教育,全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依法保障城。市和散居少数民族群众的正当权益,加强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在协调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我国现阶段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处理这类矛盾和问题,必须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建立健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长效机制,努力把各类突发事件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国际敌对势力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等旗号对我国进行的西化、分化活动,必须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政策有哪些?
一是专项资金支持政策。2018年中央财政第二批专项扶贫资金全部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66363用于16个国定、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将656个贫困少数民族聚居村、9.8万贫困少数民族人口作为资金测算的重要因素。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专项检查及整改“回头看”,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现场办公支持政策。2019年现场办公提前两年优先安排深度贫困民族地区。
三是特色村镇支持政策。优先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少数民族民族聚居村增补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增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打造民族文化浓郁、群众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四是“三送”活动支持政策。优先在贫困民族地区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活动,助力贫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提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三送”活动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有机载体。
五是民贸民品支持政策。对贫困民族地区申报的民贸民品企业优先审核材料,同等条件优先上报审批。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和支持民贸民品企业落实好优惠政策,带动贫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增收。
六是驻村帮扶支持政策。加强驻村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黄土梁、独立营、三道营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七是加强作风建设。精准安排资金项目,将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准。培树廉洁作风,坚决杜绝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