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

五千年文明史,封建时代为何叫封建?又为何封建王朝一定为地主利益代言人和维护者?(封建社会为什么叫"封建’?)

五千年文明史,封建时代为何叫封建?又为何封建王朝一定为地主利益代言人和维护者?(封建社会为什么叫"封建’?)

封建社会为什么叫"封建’?

封建

〖出典〗《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毛传:“封,大也。”郑玄笺:“则命之于小国,以为天子,大立其福。谓命汤使由七十里王天下也。”

封建是一种源自中国古代天子依爵位高低将领土分封与宗室或功臣做为食邑的制度;在此一制度下,诸侯、领主或大地主能强行索取土地收入,并且能在其领地上行使政府职权。

现代学者称之为“封建”的历史制度包括:

封建制度 (中国):始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封建,在公元前3世纪秦朝建立后,渐为中央集权制取代;

封建制度 (欧洲):盛行于5到15世纪的中世纪,随着16、17世纪民族国家的兴起而式微;

封建制度 (日本):发源于8到12世纪平安时代的律令制,在12到19世纪武家政权时代成为主流体制,止于19世纪后半叶的明治维新。

需要注意的是,“封建”的定义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封建”就是指类似西欧分封制的社会制度。马克思将这一概念更加广泛地定义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制度,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但使得史学家在具体使用时常常混淆,需要注意。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演进阶段理论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秦汉至明清的史实分析,中国的封建制社会历史阶段不容否定。

为什么要把封建时代叫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feudal society),意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常用的学术名词。

“封建”来自法语‘féodalisme’,是法国革命期间所造的字。后来日本学者音译为“封建”,再后来中国学者直接移植过来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封建”,那是分封建国

封建社会何以被称为”封建社会”,”封建是”什么意思?

封建社会就是分封建制社会。就是把国家分成N块给亲戚、功臣,自治,当地长官就是土皇帝,世袭,皇帝每年收点税。

古时候——东方和西方的“封建”一词意思是差不多的,是“分封人民、土地,建立国 家”。

封建社会(feudal society),意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常用的学术名词。

封建这个字的由来,马克思主义史家基于法律的论点,认为它主要强调划分土地所有权。目前一般将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做为对比。

争议

许多西方及海外史家并不认为中国有过严格意义上的封建社会,或者认为中国封建制仅限于周朝甚至西周时期(请参见分封制)。但根据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封建社会时期,如欧洲从9世纪到大约15世纪,都算是封建社会时期。而中国从战国时期开始,也历经很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社会中除了强调土地划分拥有权之外,通常也有上对下,很明显的阶级制度。

封建社会的定性

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中的关键生产资料掌握大部分都掌握在地主(或封建领主)手中,故而能够形成“地主(封建领主)剥削农民”的阶级关系。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根本即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其他阶级。同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通过契约租赁、缴纳地租、雇用佃户等方式实现,但其本质依然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会改变封建社会作为一个阶级社会的本质。

为什么中国古代都是封建王朝。

每当前一次王朝覆灭后封建社会的整合过程中,一方面,新的社会阶层没有发展并形成,实力强大的社会阶层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基础雄厚的农业,而不可能是其他基础薄弱的经济如商业,这些社会阶层要建立的政权必然也是依附在土地上的;另一方面,“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在没有新的思想的冲击下,建立封建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必然选择。于是,政权结构并没有较前面的王朝有所改变,依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次在经济结构上,由于商品经济受到抑制,争夺土地所有权仍然是获得社会财富的最主要手段,围绕着土地所有权展开的竞争与垄断,使得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在封建社会长期延续下来。

以上的分析说明了在中国封建社会每一次整合过程中,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政权结构呈现出同一性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封建王朝重构的同一性特点。于是,大多数封建王朝的建立以后,社会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几乎都有着相似的特点,这为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呈现出循环的现象提供了起点方面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