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职业

遴选笔试成绩好,面试有那么重要吗? 河南省直遴选面试名单

遴选笔试成绩好,面试有那么重要吗?河南省直遴选面试名单

遴选考试要是笔试过了有进行面试的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一)笔试

笔试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统一组织。

1.笔试内容:侧重于测试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满分为100分。

2.笔试时间:2015年8月24日(星期一)上午8:30-11:30。

3.笔试地点:设在福州市,考场地点详见准考证。报考者须同时持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笔试。

4.笔试成绩合格线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划定。报考者可在2015年9月11日后登录福建省公务员公开遴选网查看相关通知。

(二)面试

1.确定面试人选。各遴选机关在笔试成绩达到笔试合格线的人选中,按照每个职位遴选计划数的3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面试人选;若不足3倍的,按实际上线人数确定面试人选。

面试人选自行放弃面试的,应于面试前两天下午6︰00前由各遴选机关确认,并及时报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因面试人选放弃面试资格,造成面试人数未达到规定比例的,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在报考该职位且笔试成绩达到笔试合格线的报考者中,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递补面试人选。

2.面试时间和地点。面试时间为2015年10月中旬,地点设在福州市。面试人选名单和面试的具体时间及地点,将在福建省公务员公开遴选网公布,届时报考者可查看相关公告,各遴选机关也会另行电话通知面试人选。

3.资格复审。面试前,各遴选机关负责对面试人选进行资格复审。复审材料包括本人身份证原件、《2015年度福建省省级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报名推荐表》(简称《报名推荐表》)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等。资格复审不合格者,取消面试资格,依次递补符合条件者参加面试。

面试人选应登录福建省公务员公开遴选网下载并打印《报名推荐表》,根据《<报名推荐表>填写说明及要求》如实规范填写后,并按干部管理权限提交任免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盖章后,于面试前送到(或通过快递等渠道送达)各遴选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4.面试组织。面试工作由各遴选机关根据职位设置要求提出实施意见,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审定后,在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实施。

面试重点测试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及其它能力,满分为100分。每个面试考场由7名考官组成面试考官小组,考生的面试成绩为7名考官所评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算术平均值。

更多遴选考试信息请关注福建公选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经历过遴选面试的同学们,请问面试分差大吗

遴选考生应该都知道,针对一般的遴选考试,笔试和面试时间相隔很近,所以考生刚体验到笔试的喜悦后,立马就投入了面试的准备阶段,或者更早(凡事预则立嘛)。如果说笔试还存在着一定的运气成分,那么面试真正到了“验明真身”的时候了。

比如每年中央遴选,因为面试发挥不佳而高分落榜的,和面试发挥出色而成功逆袭的,构成了一幅遗憾和欣喜协奏曲。每一个进入面试的考生,走到这一步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自然都有着顺利通关的强烈愿望,但是越渴望,心态就越难调整,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所以拥有一个好心态,是迎接面试的重中之重。

对于招人单位来说,除了官方明确的用人标准,自己也会有一个用人的条件和倾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了解了招人单位的条件和倾向,对于提高面试效果有非常大的好处,这也算是应对面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吧!

做好做到如下几点:1.头脑清晰;2.形象气质佳;3.踏实本分;4.资历背景好;面试是一个把自己推销出去,让别人认可、接纳的过程。试想,考官们坐在那里一整天,听了好几十个人给出的生硬回答,已经心生烦躁了。这时候突然出现一个能够跟他们沟通对话、联络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感觉肯定不一样。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同时要揣摩考官的关注和需求,在面试中与考官进行平等的、充分的、真诚的沟通,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面试效果。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方面是相信自己、相信考官、相信实力,另一方面就是在面试前进行一些必要的练习,比如进行模拟训练、呼吸练习、对重点问题进行充分准备等等。

求职招聘的时候,笔试成绩很重要吗?

展开全部

很重要

既然设立了笔试这一项目,就说明题主正在面试的职位,需要通过笔试来验证题主的某项重要的技能是否满足职位要求。

用人单位设立笔试环节就是因为这项能力很重要,而且需要通过笔试成绩才能看出来。

关于笔试内容,题主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会有很多笔试题目。

建议题主面试前多做些题目,有备而去,当打胜仗(话说笔试题目很可能实在网上抄的,或者有人传到网上)

最后祝题主旗开得胜

公务员遴选面试如何准备?

在结构化面试考试中,综合分析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中之重。考生对于社会现来象类综合分析的学习源和理解较为容易,但政策理解类题目往往学起来较为吃力,理解不够透彻。

答好这类题目,审题很关键。在审题过程中要明确政策出台的目的2113和采取的具体手段。在分析过程中围绕目的和手段这两大因素进行解答,就不会出5261错。具体来说,在作答中要按照以下思路进行作答:

1. 概括政策出台的目的,对手段进行评价。

2. 分析政策出台的背景,以及政策手段的积极意义。4102

3. 若政策有不足,要明确政策的不足之处。

4. 提出相应对策,使得政策更加1653完善或者让政策更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