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制造

不知道哪里算错了 如图(b)所示的电路原已稳定,开关S在 t=0时打开,试求u(0+)和i(0+)

如图所示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开关S有a切换至b,求t≥0时电压

利用三要素法:uc(0-)=6v=uc(0+)uc(∞)=6vτ=rc=150μs所以:uc(t)=6+(6-6)e^-τ*t=6v

不知道哪里算错了 如图(b)所示的电路原已稳定,开关S在 t=0时打开,试求u(0+)和i(0+)

如图所示电路,换路前稳定,在t=0时打开开关,求该电路打开开关前的电容器的电压uc.(求详细过程

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视为开路,电容器上的电压即为 (30-10)/(15+5)x5+10=15V 然后电容器向10V电源放电,最终稳定在10V

开关S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0时将开关S闭合.求开关闭合后电容电压uc(t)

uc(0)=1a*3ω=3v; uc(∞)=6v; t=c*r; 代入全响应公式,得uc(t);然后 uc(t) + i*10000=6;

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达稳态,当t=0时开关接通,求t>0的i(t) 求详细解答~~

稳态时电容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就是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的电压.Uc(0)= 42mA * 3K = 126 V Uc (∞)= 0 V t = 6 * 10^3 * 100 * 10^-6 = 0.6 u(t) = 126 * exp(-t/RC)i (t) = (126 / 6K) * exp(-t/RC)= 21 * exp(-t/0.6) mA

一道电子电路基础的题目,求大神解答

这个题我来回答一下哈.1,根据PN结电流方程: 二极管两端电压u和电流的关系为:i=Is*((e^(qu/kT))-1);其中Is为反向饱和电流,每个二极管都有已知的值.常温下KT/q=26mv;根据你说的i也是已知量.当0.1cos(t)mA=0时,iD是最小的,所以上面的式子就变为1mA=Is*((e^(u/26mv))-1),这样就能求出u来了.

计算图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点的电位

s断开时,ab两点间没有通路,此时没有电流,所以va=vb=+6v s闭合后,a点与地之间成了通路,此时b的电位与接地点c间的电位差即为4k欧电阻的电压,所以有:vb-0=i*4k=6/(2+4)*4=4 v,即vb=4v

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开关断开后电路的时间常数等于

去掉电感,然后把独立源置零,求输入电阻.

电路如图所示,若t=0时,开关打开,试用三要素法求出Uc(t)在t≥0时的解析表达式.

三要素:①初始值.②换路后的稳态值.③时间常数.

在图3.07所示电路,uc(0 - )=0,是什么?

1、uc(0-)=0,是2A.三要素法求Uc(t) Uc(0+)=Uc(0-)=0 V Uc(∞)=6 V,τ=2C Uc(t)=6[1-e^(-t/2C)] V i(t)=6/3=2 A2、电路 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以及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其为电路.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为电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的总体.3、电路组成 电路由电源,负载,连接导线和辅助设备四大部分组成.实际应用的电路都比较复杂,因此,为了便于分析电路的实质,通常用符号表示组成电路实际原件及其连接线,即画成所谓电路图.其中导线和辅助设备合称为中间环节.

原已达到稳态,开关K在t=0时闭合.求t大于等于0时的uc(t)和ic(t)?

此时电容放电 uc(t)等于电源电压等于18伏 电流ic =18/60=0.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