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

以招聘为由骗去培训签了合同

招聘陷阱的常见手法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前来面试。他们通常会以高薪、轻松工作等诱人的条件为幌子,诱导求职者参加所谓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求职者往往会被要求签订合同,而这些合同中往往隐藏着不公平的条款,如高额的培训费用、长期的服务期限等。

以招聘为由骗去培训签了合同

合同中的陷阱

在签订合同时,求职者往往因为缺乏法律知识和对合同条款的仔细审查,而轻易签署了这些不公平的合同。这些合同通常会规定求职者需要支付高昂的培训费用,或者在完成培训后必须为公司服务一定年限。如果求职者在服务期内离职,可能需要支付巨额违约金。此外,有些合同还会规定求职者在培训期间没有工资或只有极低的补贴,进一步剥削求职者的劳动价值。

如何避免陷入招聘陷阱

为了避免陷入这种招聘陷阱,求职者在接到面试邀请时应该首先核实公司的真实性。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信息,或者通过网络搜索查看其他求职者的评价和经验分享。在面试过程中,如果对方提出需要参加培训并签订合同的要求,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费用、服务期限和违约责任的部分。如有疑问,可以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劳动保障部门。

维权途径

如果不幸已经签署了不公平的合同并被要求支付高额费用或承担其他不合理责任,求职者应立即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举报,或者寻求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曝光不法分子的行为,提醒其他求职者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