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外卖平台谁监管 国家对外卖骑手法律法规

外卖平台,谁来管?

外卖平台如今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加班到深夜还是懒得做饭,只要动动手指,美食就能送到家门口。可是,随着外卖行业的飞速发展,问题也接踵而至。食品安全、配送时效、骑手权益……这些问题谁来监管?难道就靠平台自己“自律”吗?

外卖平台谁监管 国家对外卖骑手法律法规

平台的“自我监管”靠谱吗?

说到监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平台自己管自己呗!毕竟这些大平台有那么多钱和技术,监控起来应该轻而易举吧?但实际上,平台的“自我监管”往往只是表面功夫。比如,有些商家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会在食品卫生上偷工减料;有些骑手为了赶时间,可能会超速行驶。这些问题平台虽然能通过大数据监控到一些,但毕竟不是“火眼金睛”,很多问题还是会被忽视。再说了,平台和商家、骑手之间本身就是利益共同体,真要严格监管起来,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

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够吗?

既然平台的“自我监管”不太靠谱,那政府部门是不是该出手了呢?答案是肯定的。近年来,国家对食品安全、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比如《食品安全法》就明确规定了外卖食品的卫生标准;《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对骑手的交通行为进行了规范。可是,现实情况是,政府部门的人力和资源有限,很难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再加上外卖行业的特殊性——商家多、骑手多、订单量大——监管部门就算想管也管不过来啊!所以很多时候只能靠抽查和举报来发现问题。

消费者能做什么?

既然平台和政府都各有难处,那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是不是只能“自求多福”了呢?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虽然我们没法直接去检查商家的厨房卫生或者骑手的行车记录仪,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细节来保护自己。比如点餐时选择那些评分高、评价好的商家;收到外卖后先检查包装是否完好、食物是否有异味;遇到问题及时向平台投诉……这些小动作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也能对外卖行业产生一定的监督作用。再说了,消费者的声音才是最直接的市场反馈嘛!如果大家都对某个商家或骑手不满意,那他们自然也就做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