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印度的中国学者 印度学者谈中国
印度,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说到印度,很多人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咖喱、牛和拥挤的火车。作为一个研究印度的中国学者,我得说,这地方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的文化多样性,恨的是它的交通系统。每次我去印度开会,总觉得自己是在参加一场“生存挑战”。地铁挤得像沙丁鱼罐头,街上摩托车横冲直撞,仿佛每个人都在进行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表演。

语言不通?别担心,手势来帮忙
在印度,语言不通从来不是问题。虽然印地语是官方语言,但每个邦都有自己的方言。作为中国人,我只能说几句简单的印地语,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和当地人交流。手势和表情在这里是通用的语言。想买东西?手指一指就行;想问路?画个地图也行。有一次我在德里迷路了,愣是靠着比划和当地人聊了半小时,最后成功找到了回酒店的路。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语言不通也能成为一种乐趣。
印度的“奇葩”法律
印度的法律有时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比如在德里,如果你在街上吃东西被抓到,可能会被罚款。听起来很正常对吧?但问题是,德里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卖小吃的小贩!有一次我正准备买个烤玉米解馋,突然想到这条法律,赶紧把玉米藏在了包里。结果旁边的小贩冲我笑了笑:“别担心,警察今天放假!”这让我觉得印度法律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建议”而非强制执行的规则。
印度的“神牛”文化
说到印度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神牛”了。在印度教中,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走在街上,你会发现牛们悠闲地漫步在马路中央,汽车和行人都要给它们让路。有一次我在孟买看到一头牛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一家餐厅的后厨!服务员非但不赶它走,还给它端了一盘蔬菜沙拉!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人不如牛”的生活状态。不过话说回来,这些“神牛”倒是给城市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印度的“奇葩”节日
印度的节日多得数不清,而且每个节日都充满了独特的仪式感。比如洒红节(Holi)那天,大街上到处都是互相泼彩粉的人;排灯节(Diwali)时整个城市被灯火点亮;还有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蛇节(Nag Panchami)——人们会带着蛇去寺庙祈福!作为一个外国人参加这些节日活动时总是小心翼翼的:泼彩粉时怕被泼到眼睛里;点灯时怕被烫到手;至于蛇节……我还是远远看着吧!不过这些节日确实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虽然有时候也挺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