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到中国后惊呆了
印度的拉吉夫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
拉吉夫来自印度的一个小城市,平时习惯了慢节奏的生活。当他走出中国机场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宽阔的马路、高耸的建筑、川流不息的车辆,这一切都与他印象中的“东方国家”大相径庭。更让他惊讶的是,街道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空气中也没有他预想中的灰尘和异味。拉吉夫不禁感叹:“这真的是中国吗?怎么比我家乡干净多了!”

拉吉夫的第一个挑战是点餐。
在中国餐馆里,菜单上的菜名让他一头雾水。什么“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这些名字听起来既陌生又神秘。拉吉夫试图用他那蹩脚的英语和手势与服务员沟通,结果服务员递给他一份带图片的菜单。看着图片上的美食,拉吉夫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点了几道看起来不太辣的菜,结果端上来的菜却让他再次惊呆——每道菜都红彤彤的,辣椒多得像是要把人辣哭。拉吉夫一边擦汗一边吃,心里暗想:“这辣椒是不是不要钱啊?”
拉吉夫在中国的生活逐渐适应后,他开始发现一些让他哭笑不得的文化差异。
比如,他在印度习惯用右手吃饭,左手用来做其他事情。然而在中国餐馆里,服务员递给他一双筷子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得用两只手来对付这根细长的棍子。刚开始时,他夹什么掉什么,旁边的中国顾客看得直乐呵。更让拉吉夫无语的是,中国人似乎对排队这件事有着迷之执着。无论是在银行、超市还是公交车站,大家总是规规矩矩地排成一条直线。而在印度,排队这件事从来都是“先到先得”或者“谁嗓门大谁先来”的原则。拉吉夫有一次试图插队买票,结果被周围的人齐刷刷地瞪了一眼,吓得他赶紧退回队伍末尾。
拉吉夫还发现中国人对数字有着独特的迷信。
比如车牌号、手机号甚至门牌号都要避开“4”这个数字,因为在中文里“4”的发音和“死”相近。而在印度文化中,数字4却是吉祥的象征——因为梵文中的数字4发音和“财富”相近。这种文化差异让拉吉夫觉得既有趣又困惑: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怕4呢?难道他们不知道4在印度可是个幸运数字吗?于是他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调侃:“在中国买手机号一定要避开4!不然你的运气可能会像我一样‘死’掉!”
最让拉吉夫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中国的移动支付系统。
在印度时他还习惯于现金交易或者刷卡支付,但到了中国后才发现这里几乎人人都在用手机支付——无论是买早餐、打车还是逛商场,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完成支付。刚开始时拉吉夫还担心自己的银行卡会不会被盗刷,结果发现中国的支付系统安全得让人难以置信——甚至连街边卖煎饼果子的小摊都能用手机支付!这让拉吉夫感叹:“在中国生活真是太方便了!连钱包都不用带了!不过话说回来……万一手机没电了怎么办?难道我要用煎饼果子换煎饼果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