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军记 明末少年行
乱世中的小人物
明末的行军路上,总是少不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们或许是个挑着担子卖豆腐的老头,或许是路边摆摊卖茶水的大娘,甚至可能是某个逃难的农民。这些人,在历史的大书里连个名字都留不下,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他们却是行军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你瞧那老头,挑着担子颤颤巍巍地走在泥泞的路上,豆腐的香味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闻到这香味哪还忍得住?老头也不含糊,豆腐一块块卖得飞快,赚得盆满钵满。大娘的茶摊就更热闹了,士兵们喝着茶水解渴,顺便听大娘讲讲她那“年轻时候如何如何”的故事。至于那个逃难的农民嘛,他总是躲在树后偷偷观察,生怕被抓去当兵。
军营里的“奇葩”
军营里总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存在。比如有个士兵叫张大嘴,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吃。别人一顿饭吃两个馒头就饱了,他一顿能吃十个!而且他还特别能睡,打仗的时候都能睡着。可奇怪的是,每次打仗他都能活下来,还总能捡到些战利品。大家都说他运气好得离谱。
还有个叫李二狗的士兵,他有个怪癖——喜欢收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什么破铜烂铁、旧书残页、甚至死人的衣服他都要捡回来。大家都笑他是“破烂王”,可有一次打仗时还真多亏了他那些“破烂”——他用捡来的铁片做成了简易盾牌救了大家的命!从此大家对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行军路上的“美食家”
行军路上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吃饭时间了!虽然说是行军饭吧,但士兵们的创意可不少。有人发明了用树皮煮汤的法子——据说味道还不错;还有人用野菜和米糠做成饼子——虽然硬得像石头但至少能填饱肚子;更有甚者居然找到了一种野果子——酸甜可口还能补充维生素!大家戏称这是“明末版维生素C片”!
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那些“偷鸡摸狗”的小分队——他们总能从附近的村子里搞来些鸡鸭鱼肉改善伙食!虽然每次都被长官骂得狗血淋头但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吃上一顿肉可是比过年还开心的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