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过程 中国抗战历程简述
更新时间:2025-09-07 12:33:11 • 作者:依岩 •阅读 7814
抗日战争的爆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企图迅速占领中国。中国军队在华北、华东等地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虽然初期遭受了重大损失,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并未动摇。国民政府宣布全国进入战争状态,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同对抗外敌。

战略防御阶段
在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主要采取防御战略。日军凭借其先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南京、武汉等重要城市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尽管如此,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战役中取得了局部胜利,有效延缓了日军的进攻步伐。这一阶段,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为后续的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战略相持阶段
随着战争的持续,日军逐渐陷入困境。中国的持久战策略使得日军无法速战速决,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共两党继续合作,共同开展敌后游击战和正面战场作战。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和补给线。同时,正面战场上的中国军队也逐步稳住了阵脚,开始进行有限度的反攻。这一阶段的斗争极为艰苦,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更加坚定。
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日军力量的削弱,中国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盟军的胜利和中国军队的积极作战使得日军节节败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这一胜利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