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

马戛尔尼访华的影响 马戛尔尼评价中国的原话

马戛尔尼的“旅游团”有点特别

1793年,英国派了个叫马戛尔尼的使者来中国,这可不是一般的旅游团,而是带着任务来的。他们想跟清朝皇帝乾隆谈谈贸易的事儿,顺便看看能不能在中国开个“英国分店”。马戛尔尼一行人带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望远镜、钟表、火器啥的,想给乾隆展示一下英国的“高科技”。结果呢?乾隆老爷子一看,这些东西在他眼里就是些小玩意儿,根本没当回事。

马戛尔尼访华的影响 马戛尔尼评价中国的原话

礼仪之争:谁才是“礼仪之邦”?

马戛尔尼来中国的时候,还闹出了个笑话。清朝讲究礼仪,见面得磕头行礼。可马戛尔尼觉得,自己是代表英国国王来的,怎么能随便给人磕头呢?于是他就跟清朝官员商量:“要不我单膝下跪行礼?”清朝官员一听就不乐意了:“你这是瞧不起我们啊!”结果双方为了这个礼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乾隆皇帝也懒得计较了,随便他怎么行礼吧。这场“礼仪之争”让双方都觉得对方不懂规矩,气氛一度很尴尬。

贸易谈判: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马戛尔尼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想跟清朝谈贸易合作。他希望中国能开放更多的港口给英国商人做生意,还想让中国买点英国的商品。可乾隆皇帝觉得中国啥都不缺,根本不需要英国的东西。再说了,中国地大物博,干嘛要跟外国人做生意?于是乾隆直接拒绝了马戛尔尼的要求。马戛尔尼心里那个郁闷啊,觉得自己白跑了一趟。不过他也算是开了个头,为后来的中英贸易埋下了伏笔。

文化差异:谁才是“世界中心”?

马戛尔尼访华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人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国家都是“蛮夷”。而英国人则觉得自己是工业革命的领头羊,科技发达得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让双方都觉得对方有点“土”。马戛尔尼带来的那些“高科技”在乾隆眼里就是玩具;而乾隆那套天朝上国的理论在马戛尔尼看来也是老掉牙了。这种文化差异让双方的交流变得特别困难,谁也说服不了谁。

后续影响: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虽然马戛尔尼访华没谈成什么大事儿,但这次访问还是给后来的中英关系带来了一些影响。比如后来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英国人就觉得自己有理了:你看我们之前就想跟你们好好做生意,你们不答应嘛!而中国人则觉得英国人太霸道了:你们不就是想欺负我们吗?总之呢,这次访问虽然没有直接改变什么历史进程,但它确实让双方都意识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和矛盾。后来的事情嘛……大家就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