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灵山有座塔,塔下有座佛,佛在灵山中,灵山在汝心?(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心向灵山塔下修。)

灵山有座塔,塔下有座佛,佛在灵山中,灵山在汝心?(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心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心向灵山塔下修。

佛,就是觉悟心,就是佛修,就是修行,依教(佛陀的教诲)奉行也。通俗来说,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见解等。

此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人人都有佛性,不要向外弛求,应该反观自心。自心觉悟就是佛。佛与道的究竟区别。佛是究竟脱离六道轮回,道教究竟是上天享福(未脱六道)。天眼是神通之一。法眼等都是方便说,要打开天眼,首先要修禅定,而修定,必须要严持戒律。所谓:戒定慧三学也。

不可以信仰两种教意。

扩展资料

《佛在灵山莫远求》是由 印能法师发表在《心中的菩提》专辑中的一首歌曲。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佛拭  勿使惹尘埃

念佛是谁  照顾话头

万缘放下  一心参禅

一心参禅  待到山穷水尽处

自然得个休歇处  从此识得曹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关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念佛是谁

照顾话头  万缘放下

一心参禅  一心参禅...

待到山穷水尽处  自然得个休歇处

从此识得曹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关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念佛是谁  照顾话头

万缘放下  一心参禅

一心参禅...  一心参禅...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佛在灵山莫远求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你心头 下句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门在何处?灵山塔在哪里?

字体[ 大中小 ] ---妙印法师撰---灵山塔在哪里?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灵山,灵山塔就是你的“六根”身。佛在灵山莫远求---佛性不离你的身,不离你的头,不要外求!灵山就在汝心头--身就在佛性中!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人人都有“眼耳鼻舌身”,人人都在自己的“六根”处,成佛得离苦! 佛门在何处?很多人在问:“佛门在哪里?佛门究竟在哪里?”佛门在何处?他说远在天边,她说近在寺院,佛说实在你六根间。哎,八十又行脚,到处去参禅,骑着驴找驴,自叹,笑傻了人天啊!哈哈~哈哈…! 梦就是梦,不因为你没有醒而不是梦。 空就是空,不因为你没有证到而不空。 踏踏实实地修吧。何以故? 梦不醒,终不离梦中幻苦! 空不证,总不脱世间八难! 『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学佛——首先要学从心里“输得起!”其次,要学从心底里“服气!”不服气,不服输,不能学佛。为什么?输不起——不能离“有”;不服气——不能入“空”。

佛在心中莫远行,后面是什么?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早向灵山塔下修,